1215865220  

劉弘仁/台北市立關渡醫院精神科主任、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
顏正芳/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

 

最近有人擔憂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會讓孩子「男生不像男生,女生不像女生」。筆者身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,就從兒童發展的角度,來談談兒童是經歷什麼樣的歷程,來發展性別和性別認同? 或許有助於澄清大眾的疑慮。
 
性別發展的歷程
        
性別發展的開始可以追溯到母親懷孕時,即使基因上的性別已經被決定,胎兒在母體內就已經開始性別認同發展之旅。由於受到性激素的影響,嬰兒剛出生時,性別傾向已隱然形成,例如胎兒所接受的雄激素會強化其後的男性化活動,像是孩童時期對玩具的喜好,甚至影響成人時期的職業選擇。
 
除了生物因素在早期就發揮影響之外,環境與社會文化因素也有所作用。例如在台灣文化中,胎兒肩負家族期待,最常是被期待為男性;一旦母親懷孕,可能早早就以超音波確定胎兒的生理性別,接下來父母親所準備衣物、為孩子所取暱稱,又或者母親指著自己的肚子對著老大說「這是你的妹妹喔」,所以在出生前,胎兒就開始了最初的性別發展。
 
幼兒對於性別認知的發展
       
在1至2歲間,幼兒逐漸能夠理解不同性別的外觀差異,然後在3歲之前,幼兒就能說出自己是女生或男生,到了4至5歲左右,許多孩子的性別認同就趨於穩定,大約在6至7歲,孩童能夠理解其性別是不會改變的。所以擔憂「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會混淆孩子的生理性別」是多慮的。
 
性別認同並非只有男性/女性兩極
      
但是性別並非只有男性、女性這樣的生理性別區分,還存在著「性別多樣化」的社會性別,例如一個生理性別為女生、社會性別認同傾向男生的學齡兒童,很可能經常與一群男生同伴在一起,玩著追逐打鬧的遊戲,同樣地,有些男生不喜歡傳統上較陽剛的活動,如果只採單一刻板的男性/女性二分法,就會很難理解這些兒童。
 
然而,如果社會對於性別的觀感過於刻板,認為「男生就要有男生的樣子,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」,卻忘記像是「粉紅色是女生的顏色」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其實沒有根據,那麼孩童就可能因為性別行為表現而遭受同儕霸凌,例如某些行為較傾向社會觀感是女生的男孩,容易受同儕團體孤立、排斥、歧視或霸凌,這也就是玫瑰少年葉永鋕悲劇發生的原因。
 
呼籲
      
身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,筆者呼籲:大家應開放所有的機會,讓孩子去探索不同的性別角色,如果父母親、手足、祖父母、親戚、家庭友人與老師,都採取開放的態度,將有助於孩子自由地表現性別行為,減少性別不安的可能,也才能營造一個更接納的環境,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。同時,給予孩童充分的理解及支持,讓孩子知道:性別認同其實有各種不同路徑可以達成,並無對錯可言,才讓孩子在發展路途上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。

 

文章出處 蘋果日報 即時論壇

本文經顏正芳教授同意授權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sa Liu 的頭像
    Lisa Liu

    Lisa Liu 女外科的血淚史

    Lisa 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