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問>
劉醫師您好,我是今年重考上了醫學系的學生。
一開始拿到成績單,我們全家人歡天喜地,填志願時,也把醫學系填在前面。
殊不知這才是惡夢的開始,上網看了一些醫學系的負面傳聞,或醫學生的經歷,家母開始後悔沒讓我填較為輕鬆的牙醫,我們已經歷幾天難眠的夜,甚至開始考慮再次重考,為了安慰家母,我現在看到、想到醫學系就會胃痛。
而我自己也很慌,或許這條不歸路真的不適合走。 一直都在閱讀您的專欄,我想,外科真的艱辛,您描述的口吻有時輕鬆,有時沉重,我不會選擇外科,但我對醫學系真的有一份憧憬,但太多人的勸說使我卻步,究 竟我選擇醫學系對不對呢?是不是醫學系真如網路所說的那樣不堪呢?可不可以告訴我,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師到底會面對什麼? 是否能抽空一下回答我,也讓我和我的家人能拿定主意。
<答>
你好, 你所問的問題需要七年時間回答XD
認真啦! 你已經填完志願交出去了嗎?
我查了一下, 很不巧 我看到這封信的時間, 已經過了截止登記的時間。
你勇敢發問, 相信在其他地方你也會同樣發聲去傳達你的疑惑, 這邊我就先還是要先恭喜你一聲 ,考得很好。
只是你會很錯愕,怎麼考得好才喜悅一下,就被沖淡了。
這裡我大概可以就你現在的情形做幾點分析
1.你家中並沒有醫師出身的親屬,所以不知道現在醫界的環境險惡。
2.你之前忙著悶頭念書準備考試,父母也無從幫你決定選科,只知道順著重考班的鼓吹把分書念高了再說。
3.等有了空檔之後一查發現,牙科的生活品質遠比醫科好太多了,訴訟跟報酬率,還沒收到新生通知單就彷彿已經收到法院傳單了,滿懷恐懼。
這樣一分析起來,整個慘澹的未來幾乎沒有得利者,好像只有萬惡的補習班掛上你名條的紅布科科笑。
沒關係,以上三點,我當年也完全一模一樣。
第一點,醫界的險惡,讓自身是一線醫療人員又是父母者,多少已經打消了讓自己子女念醫的念頭,除了一些依舊有此期許或是醫院管理高層,需要衣缽繼承者之外,我曾經被同事拜託,勸退她分數可以上醫科的姪女去低分填牙科,這都是真實發生的情形。
第二點,你有可以重考上醫科的考試腦袋,那麼你也可以分析一下,身為一個已經(雖然經驗不足)成年人,從決定重考開始到今年填志願這一年時間,你有思考過所謂上醫科這件事情嗎?或者是說,如果醫科不是第一志願,撇開分數高低,你有自己想要念的大學科目嗎?
一年也不算短短的時間,挑燈苦戰時多少會質疑起自己的辛苦,不知道你怎麼回答心中這些浮現的問題?
這個部分,有時候父母是無法理解或承擔的,需要你體驗過了之後才能想盡辦法讓他們知道部分,就算我現在已經是外科主治了,老實講,我也還在努力這一塊。
第三點,你在進入醫學臨床之前,會有四年在大學裡,第一年是通識,爽玩。
第二年開始修專業課程,收斂。第三年是皮要崩很緊每天都快吐了的八學分大體解剖課程。這裡開始就是分水嶺了。
過的了就一路進入臨床,過不了就還要再多一年重修,
然後臨床,會有五大科(內外婦兒急)的修羅場,睡不飽的值班,幹譙不完的抱怨,還有演不完的白色巨塔。
然後你就會發覺自己內心的各種陰暗面XD
基本上,這階段的衝擊之大,讓很多醫師有感而發,圖文作家有之、出書成冊有之、演講宣導甚至報章發文,各種不平的醫者發聲,幾乎都是這階段出現的。
你網路上搜尋到的,甚至連找到我這裡來,幾乎都是這樣子XD
但是,念醫的能夠有很長的時間,一直到這個臨床輪訓時期,可以評估自己的性向來選擇將來適合的科別,這是其他科系所不能比的。
醫界開嗆者如我,甚至都已經寫了本書,講醫護人權、講醫界辛酸,究竟要用甚麼角度來回答你們這些準學弟妹?
我想,暨不是鼓勵亦非責罵,畢竟你的人生是你要過的。
鼓勵,有讀者寫信請我留言祝福他考上醫學系,這個我說不出口。
責罵,有超多醫界的唱衰者(可能剛被健保局刪錢或病人投訴)一聽到醫科又成為第一志願,就開罵,這個我倒覺得未必。
甚至有文章說,那些帶著將來幫自己家中長輩醫病的醫學生,初聞要花上11年時間,滿是錯愕。
(讓阿嬤等11年以上然後讓一個沒有多少臨床經驗的新手醫師治療,是孝順嗎?)
哎呀、誰一歲的時候能夠準準確定自己12歲要念上哪個國中呢?
人生際遇真的不用太苛求。有些問題真的要到當下時間點,才有意義。
但是我要鼓勵你,繼續勇敢發問,就像你現在這樣。
指考之前的填鴨日子,已經完完全全結束了。
現在起你要為自己的每個行為做決定、去思考。
所謂「開悟」。
有少數人在高中前甚至國中時,就已經完成這樣的開悟。(像我先生)這種人能很堅定的不隨波逐流,少走了很多辛苦路。
但如果沒能開悟?也沒關係,之後你就要不斷的去嘗試囉。
那,已經身為醫學系學生,如果沒有大錯,將來出路就幾乎已經底定了,還能怎樣開悟?
這是醫學生的幸與不幸,醫學系是目前22K社會當中,還算有職業保障的科系。我不是刻意謙虛,醫師這行業動輒年薪破幾百萬早已經是天方夜譚,「幸」的部分至多就是這樣。「不幸」的部分就是很難跨出這領域,有心要跨界的醫師都要經過很大的衝撞,基本上那困難度非常非常高。
但是依舊是醫學生「幸」的部分,學為所用,能夠正視並且遵從內心身而為人助人的衝動,化作行動力量,這些,在318學運期間,在各種需要振臂吶喊的集結場合,安定人心的白袍更有它神聖的力量。
講了很多,最主要還是要說,人生要不放棄去各方嘗試,接觸,累積你的人生厚度。
不要停止去關切,不要停止學習,然後發掘你自己的內心。
關切,醫療環境為何會惡化到跟父母輩既定的印象差距之大?自己又能做些甚麼努力?
學習,不只是自身專業的進修,還有很多,醫病的溝通、事業與家庭的拿捏、甚至是自身所在的小島上、地球上、宇宙中、是甚麼定位?
內心,簡單講,你如果今晚閉上眼後就再也不醒來,會希望自己一生是怎樣的精彩經歷?
祝福你。
希望你下一封信,是幾年之後來問我,要不要選外科XD
屆時我會知道,你已經度過第一關的關卡了,再來,外科更熱血卻也更嚴酷,那可需要我寫個三本書來回答你XD
原文刊登於關鍵評論網
留言列表